為什么要時間記錄,意義在哪?
作者:小媚
有記錄和沒記錄是不一樣的感受?!∶?/b>
最早接觸柳比歇夫的《奇特的一生》大概是在9年前,那會是所在公司副總裁介紹給我的。
當時我就買了那本書,書很薄,一下子就翻完了,內心里就是,哈?什么?那么麻煩還要記錄時間,記了不到三次我就放棄了。當時也不明白記錄時間的意義。
可是,自從上完了劍飛老師時間報告線下課后,我明白了時間記錄的便捷方法和意義,那一刻我突然覺得,當年太年輕了。
課后,我記錄了兩個星期,除了中間有兩天斷層之外(為什么會斷層,后面會說明),每天都堅持記錄。
說實在的,有記錄和沒記錄是不一樣的感受,有方法的記錄,比我9年前自己折騰容易太多了。
這兩周我身邊的人陸續知道我在記錄時間,大多數人不明白,覺得為什么要那么麻煩和折騰自己,這個意義在哪里?
1、記錄時間讓我珍惜時間的整塊性
因為以前的一份工作,培養了我需要及時去回復信息的習慣,所以在很多時候,我的時間都會被不時的信息打得稀爛。
比如我在語音寫作,按照以前,我一定會去打開看一下這會誰給我發信息了,或者閱讀時,一定會去這會又誰來找我了,有什么事情。
現在我會更加專注,把時間放在手頭上重要的事,盡量不讓更多的微信消息來影響我的安排。
2、記錄時間讓我提高時間的覺察性
做了一段時間記錄之后,發現我在某一塊耗費過多,大腦啟動了提醒功能。比如我發現早上起來,刷手機的時間成本太高了。
當我刷了一會兒時,大腦就會開始溫馨提示:“刷手機并不是我想要消耗的時間,它并不能給我增值”,這個情況我會比較容易能夠放下手機直接起床,不過這也不是100%能夠奏效。
畢竟人也是需要有娛樂休息時間。只要開啟意識,已經在進步了。
3、記錄時間讓我分析目標的實現性
最近有多少語寫小伙伴來催我更新視頻了?哈哈,我是一直想更新來著,內心里也感覺有在努力。
可從時間分析來看,那些刷手機的時間都是我休閑娛樂時間,并不是真正在學習別人視頻的構思和設計。
所以實際上我認為在努力,而為什么沒有產出就是這個原因。
4、記錄時間讓我打破所有的認為性
你認為的僅僅是你認為的。
你認為你今天上班很努力??墒菑恼鎸嵉臄祿蟻砜?,你可能真正的有效工作時間,僅僅就是3-4個小時。
當看到這個數據時,會非常驚訝。你認為你刷手機只是刷了10分鐘左右,從時間記錄上來看,你刷了至少25分鐘。
你認為語寫了20分鐘,可是從時間記錄來看語寫不到10分鐘。這就是你認為的時間記錄的結果。
對于剛做時間記錄的新人,我踩過哪些坑?
穩定的環境很重要
如果你每天在很穩定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,那么時間記錄的難度會明顯降低。
一旦到了周末,完全放松,約朋友去玩,安排了跟平時不一樣的活動,那么時間記錄就很有可能,很容易隨時被打破,會經常忘記要做時間記錄。
我的第1個周末就是被這樣打敗導致斷層的。
從時間分析報告中得知,我在走路時間或者外面嘈雜的地方,進行語音寫作效率最高。一旦在家,語音寫作的效率就會降低。
剛開始補記時間很正常
忘記沒什么太大關系,可以進行片段式的補記。很難堅持記錄也沒有關系,做不到記錄一年,你可以記錄一個月。
一個月記錄不了,也可以記錄一天,就算一天堅持不了,甚至不想記錄,也沒什么太大的關系,因為這并不影響生活,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。
接納記錄得不完美
剛開始時間記錄時,會覺得記錄得不夠完美,可能是寫得并不太符合要求,有一些瑕疵,但任何的一切都沒關系。
只要你先行動,先記錄時間,后面再慢慢地追求記錄得完整和完美。
如果一下子要求太高,那分分鐘有可能就被嚇得停止了記錄的腳步。
先完成,再完美。
本文出自 劍飛數據博物館,轉載時請注明出處及相應鏈接。
本文永久鏈接: http://www.maidangbi.cn/2020/12/17/10706